打坐的时候怎么减少身体上的疼痛?
打坐的时候怎么样减少身体的疼痛?
打坐的时候怎么减少疼痛?对于初学打坐的人,首先可以用一个自己感觉比较舒服自在的姿势来坐,散盘,单盘或者双盘都可以。初学不一定要双盘,单盘坐不住,散盘也可以。假如初学一开始就练单盘,双盘,而你盘不来肯定就会疼痛。
初学者盘腿的姿势不是最重要的,身体坐直,挺直腰,眼观鼻,鼻观心,也就是眼睛的光线和鼻子,心窝一条线,身体保持自然垂直状态就可以,从头到脚放松。坐在一个比较安静,舒适的房间里,温度刚好感觉舒服就可以。
还有坐的时间,你能坐着感觉用上功就可以,不用说一定要坐很长时间。你本来坐得少,坐长时间了肯定会疼痛。这个坐姿和时间上来讲,一开始不用要求太多。
疼痛就是一种感受,特别是没有禅修过的人筋骨比较硬,尤其是大人或者老人,平时锻炼得少,筋骨硬,坐起来也容易疼的,所以自然放松就行。
那么要减少痛或者痛起来要减少,可以专心地念佛,或者专心地观呼吸,专心地持咒,都可以,就是心专注在一个善的法门上。注意力转移了,不要太过去注意这个疼痛,你越注意就越疼痛;那你忽略它,尽量地把心投入到所修的法门上,就会减低对疼痛的感受。你注意力越集中于所修的善法门上,对这个疼痛的忽略就越大,疼痛就不会再是一种逼迫,难受。
假如心能够比较安静或者比较有力了,也可以用观照的方法,就是静静地看着这个痛,而不去执着它。痛,它也是一种生灭法,它生起一定会消失的,没有一种痛是永远存在的。所以只是观照而不随着痛去执着,疼痛也会慢慢消失,它也有一个消失的过程。
这是两个方法:一个是专注一个法门,转移注意力,不在这个疼痛上执着。第二个是观照而不参与,就好像一个人站在路边看见车来车往,也不去管这车来车往,知道而不执着,这就是观照。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减少疼痛。
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:华严大道场
- 上一篇:怎么样把知见转成证量?
- 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
- 这样回向最有效
-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
-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
- 神奇的求财方法
-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
- 马祖道一: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
- 禅宗公案大全
- 禅修的方法与过程
- 为什么要上香
- 《信心铭》释义
- 《金刚经》的十大威力
-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?
- 令人开悟的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禅诗一百首!
- 临济宗历代传人
-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
- 十恶八邪
- “即心是佛”的参禅之道
- 佛家经典禅语
-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
-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
-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
- 马祖道一: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
- 指月录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中的禅宗五祖是谁?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
-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
- 《禅门日诵》简介
- 野狐禅公案三则
- 景德传灯录
-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?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
-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,怎么办
- 听鸡蛋和你讲话
- 大和尚“绝情”度贫母
- 如何战胜心魔?
- 缘失去时别太惋惜
- 上无片瓦盖头,下无寸土立足
-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
- 在修道路上,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
-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
- 六祖坛经讲座
- 打坐的时候怎么减少身体上的疼痛?
- 增上慢人的因缘也是必然
- 凡事皆有因果,心灯应常明
- 菩萨道以平等觉悟度众生为本
- 我们都是被业力所牵的木偶
- 依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,而称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
- 奋斗而不好斗,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
- 修行信解很重要
- 追求使人进步,贪求使人烦恼
- 人穷志不穷,穷要穷的有骨气
- 不让事情扰乱念佛的这颗心
- 舍与得之间是相辅相承的
- 求生净土再回娑婆度有情
- 学佛是改变自己
- 劝人而不管人,劝人是利他,管人是高压
- 怎么样把知见转成证量?
- 发菩提心求生净土
- 随缘而不攀缘,脚踏实地面对人生
- 长远心相继不断,愿力行随行不忘
- 认真是提得起,不当真是放得下
- 归来思此空无事 月印湖中般若游
- 佛法要用心地去体会,落到实处
- 应知无常也无常才能解脱
- 放下欲念,将心空出,方能心净
- 心与行一致,如是说如是做
- 同与念佛人共生安养刹 若有见闻者同生极乐国
- 盘腿打坐,为什么双盘盘不上去?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讲因果,如是因如是果
- 修行就在当下
- 赞叹修福恭敬的法,随喜供养利他的行
- 修行要学修并重,只修不学容易走上歪路
- 应上求佛道下化众生,除去懈怠精进在平时
- 无我利他,止于至善
- 真心莫被浮云蔽,烦恼只是过眼云烟
- 以法自思,以法思人
- 念佛求往生要信愿坚定
- 发愿求忏仰仗诸佛菩萨力
- “禅”其实很简单,吃饭睡觉都是禅
- 因接受好又害怕,就会挂名行自己而不真与佛相应
- 多念佛消业,多忏悔惭愧
- [禅宗思想]打坐的时候怎么减少身体上的疼痛?
- [正如法师]皈依三宝需要具备两个条件
- [达照法师]怎么念佛不生妄想?印光大师十念怎么念?
- [汉传人物问答]怎么理解加持?真正的加持是什么?
- [智随法师]专修念佛的人还要学习佛法吗?学法和念佛的关系
- [能弘法师]“人和宇宙本为一体”是一种观念吗?
- [佛与人生]有些众生不能分辨善恶,不知布施的意义及其功德
- [汉传人物问答]怎么做才能得到莲华化身?
- [华严经]怎么理解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业,是为魔业”?
- [金刚经]怎么理解“一切贤圣,以无为法而有差别”?
- [觉真法师]护生论是佛法中一切伦理规范的终极精神
- [佛学常识]小乘与大乘佛法的修学宗旨与方法有何不同?
- [成观法师]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
- [地藏经]地藏经注音版
- [成观法师]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
- [其他汉传法师]第十六愿:国无不善愿
- [其他汉传法师]第十五愿:人民寿命无量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