座上的念起不随,如何在座下做功夫?
善士问:
座上遇到的困境是不是由于座下的修行所反应出来的?如果是,那么座上的念起不随,如何在座下做功夫?
达照法师答:
座上的念起不随,怎么会遇到困境呢?念起都不随了就没有困境了呀,是不是?就是座上的念头,念头起来都不随它去了,就像看电影一样,你看到悲剧,看到喜剧,你不随它转了,你就不会悲,也不会喜了。如果看到悲剧你痛苦了,那你就已经随境转了。
座上,座下实际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。我们自己都知道,你座上是什么样子,座下还是什么样子;座下是什么样子,座上可能还是什么样子,基本上是差不多的。
但座上呢,就是结着手印,然后嘴巴念咒,这样子就是创造一个修行的缘。然后座上一般来说,像我们是修心密,以定为主,因为你心专注,要专注在念佛,持咒上面,以定为主。以定为主呢,你要提起觉照,不能一念咒了以后,就死在那里什么都不知道。
有时候好像腿痛起来还巴不得自己能睡着,或者有时候巴不得自己能多打几个妄想,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心理。我以前打坐腿痛的时候就是这样想,两个小时时间你熬很难熬嘛,然后想“什么事情想得让我开心一点?”就在那里想,然后时间一到了马上……这些实际上都不是用功了。
但是有一点,不管打什么妄想,不管在座上想什么,就是你这个手印结好了,咒在持,它这个加持力就在。我们在法本里面看到,它都没有要求我们有什么观想,就说你心里面放什么地方不要紧,不要管它,你只要坐在那里,这个身体的信号发送台把这个信号发送好了以后,你自然把这个心全部慢慢慢慢地净化掉。
所以你创造了一个打坐的,持咒的这样一个环境,让自己的心不停地随,但心有时候这个妄想太猛烈了,随那些境转,时间久了以后,他好歹还是要随这个咒,随这个因转一转,那么转转转转,时间久了以后,功夫就慢慢地成熟起来。所以这是一个“座上习定,慧在定中”,就是觉照的心要提起来。
如果是坐在那里昏沉啊这些,效果不是很大,有也是有的,我觉得念比不念好,坐比不坐好。那个躺在那里睡觉像死人一样,坐在那里睡觉,可能起码是一半死人,没全死,坐在那里睡得那么深,也睡不了,所以我觉得,你能够坚持坐,能够坚持这个手印不散,它功夫还是有一点进步的。
另外一个就是“座下修慧,定在慧中”。座下修慧怎么修呢?确实就是生活当中你该怎么做——做工作啊,待人接物啊,你要越学越正常才行,不要学得佛言佛语,然后怪里怪气的,让别人听起来也不顺耳,也不舒服。
一开始有这个阶段,他们都称这个学佛的黑暗期,你们都过了黑暗期没有,知不知道?有些人还没过。有没有黑暗期啊?如果善根深的人,可能是没有黑暗期的,比如说家里人都不反对啊,自己一修智慧就很高,生活都处理得很好,那他没有黑暗期的。
但是很多人都有这个黑暗期,因为你一接受佛法以后,佛法的这套思想体系跟世俗的是不一样,世俗的那些都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,我要怎么样怎么样。你一学佛告诉你:这个“我”是假的!那我们就要接受,你不接受你就很痛苦。
你要不接受这个无我的话,你会很痛苦的,每天都要庄严,把这个“我”装起来。然后佛法一告诉你是无我的,你就觉得越学越没劲了。所以这个一开始就要把这个“我”慢慢地消除掉,特别是你知道世间的这些都是轮回生灭的法,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,你的内心特别向往佛法;然后自己做又做不到,习惯上的,原来的那些习惯还是希望社会,家庭,环境,好像五欲啊都要满足自己。然后这边呢又非常向往佛陀,这样子在内心会构成一种矛盾,甚至很痛苦。
有时候干脆算了,一咬牙切齿地说要抛下世俗了;这一抛下呢,家里人,旁边人全反对,没有一个支持的,旁人觉得你是怪物了,这样子你内心又接受不了这样一个过程。我遇到有些人真是这样,他内心要修行,开始觉得修行很好了,一旦家人全反对,他又接受不了自己,觉得自己在造罪了,就是让别人诽谤三宝了,学佛的黑暗期。
其实过了一段时间以后,慢慢地你会知道:佛法真正的核心内容在你的心里。你在桌子上吃饭,还是在旁边一个人吃饭,还是大家一起说着话,还是就不说话,其实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。
特别如果你学会“入流亡所”的这个功夫,你尽管跟他们聊天嘛,他们聊世俗的你跟他聊,看电视你也陪他看,是吧,但这个时候如果你真有功夫呢,你可以把自己注意力收回来,不停地去锻炼自己,你发现:借着这些环境都能让自己越来越长智慧,越来越长定力,他们又觉得你好,你也觉得他好,这就没矛盾了。这个学佛黑暗期就过了。所以这个座上跟座下有互动的。
转自微信公众号:安福利生
- 上一篇:怎样能打开心地?平时怎么做功夫?
- 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达照法师:怎样能打开心地?平时怎么做功夫?
- 达照法师:地藏菩萨有违背所立誓愿吗?已在他方世界示现成佛?
- 达照法师:念佛时一直在想工作上的事情,该怎么办?
- 达照法师:打坐头顶发麻或者动一下怎么回事?
- 达照法师:经文中的念佛法门是指念阿弥陀佛,还是其他佛名号?
- 达照法师:地藏菩萨不让众生堕地狱,地狱还有苦难众生吗?
- 达照法师:东西方文化有何差异?怎样通过东方文化自利利他?
- 达照法师:烦恼的心推动着烦恼的业
- 达照法师:什么是登三摩地?
- 达照法师:福报大就会听到清净的佛音
- 达照法师:清规一类书籍和“佛未制的戒不再制”是否矛盾?
- 达照法师:阿罗汉住涅槃,灰身灭智后与断灭的差别?
- 达照法师:如何理解见性少分和了了知见佛性?
- 达照法师:突然意识后生起疑问又回初心,是否属于瞥见空性?
- 达照法师:怎么念佛不生妄想?印光大师十念怎么念?
- 达照法师:不打坐就不是修行人吗?
- 达照法师:什么是事一心不乱,理一心不乱?
- 达照法师:修无相密法在修行中怎样破相?
- 达照法师:经常会冒出很多厌世的念头,该怎么办?
- 达照法师:怎么看待婴灵?
- 星云大师: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;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
- 宣化上人:大悲咒句解
- 日常法师: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
- 正如法师:念《心经》比《大悲咒》更好吗?
- 印光大师:安士全书白话解
- 宣化上人: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- 慧律法师: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
- 星云大师:星云大师谈《心经》
- 文珠法师:妙法莲华经
- 大寂尼师: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《地藏经》吗?
- 净慧大师:净慧法师《楞严经》浅译
- 宣化上人:楞严咒
- 仁清法师: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,请法师开示
- 海涛法师:海涛法师开示的最简单的施食方法(只要一分钟)
- 海涛法师: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原文
- 圣严法师: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
- 惟觉法师: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
- 心律法师:吃亏是福
- 海涛法师:海涛法师慈悲生活咒语
- 宣化上人:楞严咒句偈疏解
- 心律法师:什么人与佛有缘?
- 宣化上人: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好处
- 宣化上人:楞严咒持诵需知
- 梦参法师:梦参老和尚:金刚经
- 星云大师:千江映月
- 海涛法师: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
- 星云大师: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(附普贤行愿品全文)
- 文珠法师:大方广佛华严经
- 成观法师:楞严咒大意
- 星云大师: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;六根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。
- 永明延寿:宗镜录
- 虚云法师:多诵读《普门品》和《地藏经》
- 梦参法师: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
- 圣空法师:几个快速超度冤亲债主的方法
- 正如法师: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
- 未知:慧律法师讲解
- 净善法师:净善法师: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?
- 法界法师:金刚经讲解
- 未知:星云大师讲解
- 正如法师: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
- 仁焕法师:修道的概念是什么?层次有哪些?
- 达照法师:座上的念起不随,如何在座下做功夫?
- 本源法师:跳出三界就没有生死了?
- 能弘法师: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?如何做到即心即佛?
- 仁德上人:学佛首先要做什么?把握每一个起心动念
- 仁德上人:怎样才能解脱?跳出你自以为舒适的自由圈
- 梦参法师:如何消灭嫉妒瞋恚?
- 静波法师:要想觉悟从皈依三宝开始
- 达照法师:怎样能打开心地?平时怎么做功夫?
- 心道法师:可以不依佛法而成佛吗?
- 静波法师:佛是良医,法是妙药,僧是看护
- 正如法师:希望每一个人都智慧觉悟,具足“正知正见”
- 达照法师:地藏菩萨有违背所立誓愿吗?已在他方世界示现成佛?
- 心道法师:禅定一定要打坐吗?
- 明海法师: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伤害?借假修真
- 能弘法师:为什么佛陀讲法需要有人来请?
- 正如法师:工作是修功积德
- 达照法师:念佛时一直在想工作上的事情,该怎么办?
- 静波法师:皈依三宝有两个好处
- 心道法师: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无生心?
- 能弘法师:可以给没皈依佛门的人临终助念吗?能成功吗?
- 达照法师:打坐头顶发麻或者动一下怎么回事?
- 大安法师:早晚定课念佛三四个小时,这样是否不够精进?
- 本源法师:为什么说念佛法门是总持一切的妙法?
- 正如法师:怎么求人天福报?不求人天福报又是什么意思?
- 达照法师:经文中的念佛法门是指念阿弥陀佛,还是其他佛名号?
- 达照法师:地藏菩萨不让众生堕地狱,地狱还有苦难众生吗?
- 正如法师:做善事是福德还是功德?
- 仁焕法师:学佛和修行有什么不同?
- 心道法师:佛法与科学有什么不同?
- 正如法师:什么是万物第一因?缘起
- 达照法师:东西方文化有何差异?怎样通过东方文化自利利他?
- 静波法师:回归无为法,缘聚缘散
- 心道法师:佛法是迷信吗?
- 达照法师:烦恼的心推动着烦恼的业
- 如孝法师:要用智慧引领福报,才能长久地安乐
- 宗性法师:节日与团聚是联结亲情的纽带,是家庭的维系
- 传喜法师:管好自己的嘴,口业会影响命运,甚至福报大小
- 心道法师:为什么要皈依佛法僧三宝?
- 静波法师:一个人总是忧虑苦恼,就是自己在折磨自己
- [仁焕法师]修道的概念是什么?层次有哪些?
- [达照法师]座上的念起不随,如何在座下做功夫?
- [在家修行]如何与僧人如法的相处?
- [佛学常识]什么是布施度?布施是成就入世与出世间功德的阶梯
- [佛学常识]睡眠是指什么?不定地法之睡眠
- [禅宗思想]参禅是参什么?什么是禅定?
- [佛与人生]在面对人生路上的问题时,如何安住其心,稳步向前?
- [佛与人生]生命很短,尽量多做一些善事
- [佛理禅机]放下对利益的执着,回向本来的解脱
- [佛与人生]遇到不喜欢的人该怎么办?如何相处?
- [本源法师]跳出三界就没有生死了?
- [能弘法师]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?如何做到即心即佛?
- [禅宗公案]磨砖成镜的公案与启示
- [其他汉传法师]学佛首先要做什么?把握每一个起心动念
- [其他汉传法师]怎样才能解脱?跳出你自以为舒适的自由圈
- [人物故事]玉林通琇禅师的前世今生
- [佛与人生]红尘的真面目是什么?如何看破红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