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人怎么面对世间的事务呢?
每个人都避免不了要做事,而且事情很多,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一点,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。关于“做事”,大体分两个方面:第一是个人之事,第二是团体之事。
个人的事,就是每个人行住坐卧日常生活的事,有世间事,也有佛法的事。世间之事重在敦伦尽分,佛法的事则在报谢佛恩。世间事,当然就包括家庭,工作,儿女等世俗事务,学佛人怎么面对这些事务呢?
印光大师讲过一句话,生在世间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,要“敦伦尽分”。本分事要自己去做,不能指望别人来做。自己有父母,不能交给别人来孝养;自己有子女,不能指望单靠老师,靠社会来教育。
“敦伦尽分”,就是敦守伦常,做好本分。“伦”是伦常道德,“分”是本分事务。伦常道德是什么呢?古人归结为君臣,父子,兄弟,夫妇,朋友这五伦关系。这五伦关系要尽量处理好。
在单位里面,就有“君臣”关系。“君臣”实质上就是上下级关系,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。如果你是下级,人家是上级,那要处理好这个关系,不然就要下岗。如果你是上级,人家是下级,也要处理好关系,不然下级不听你的,就要造反。
同样的道理,其他四伦——父子,兄弟,夫妇,朋友,在这个世间每一个人都要面对,都要去好好处理。
学佛法的人,不需要离开这个世间去另找地方修行;把世间五伦道德处理好,把本分事做好,本身就是一种修行。不是要脱离这个世间去追求佛法,佛法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。
有很多人去找善事,做功德,到哪里去找呢?离开家庭,离开生活去找善事。有些人工作不想干,但是听说哪里放生却很积极;或者哪里有救灾需要义工,他愿意去。应该做的事不做,而另外去找事情做。
其实很多善事就在我们生活当中,孝养父母,是本分,是应该做的事;还有教育子女,乃至工作的事,都是善事,都应该好好去做。很多学佛的人都是这样。本分事,该做的事都没有做好,怎么可能没有烦恼呢?当烦恼来了,人家找上门来了,又开始抱怨人家业障现前。那不叫业障现前,是我们自己没有处理好。
如果把本分事做好,没有人来找麻烦,就可以安心念佛。学佛法,做善事,做功德,做对众生有利的事,不是非要离开家庭,离开工作到外面去找。
我们先要从自己的生活当中去做事,把每一件事做好,每一天过好,这样学佛也就顺畅多了。如果家庭,工作的事都已经做得很好了,还有更多的时间,精力,资金,那就可以做更大的善事。
世间有一句话,叫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”。很多人天天都在念经,但是家里这部“经”不会念,家里这部经比佛经还难念。念佛经的人,坐在那里一两个小时就念完了;但是家里这部经,念了一辈子都没有念好。我们要把家里这部经念好,如果家里面老是吵闹打斗,还能安心做事,念佛吗?家里这部“经”要好好地学。
佛经是来引导我们生活的,佛经念会了要运用到生活当中来。佛法经常讲要忍辱,要行善,要积德。结果家里面该忍辱,该行善,该积德的时候,不愿意忍辱,不愿意积德,不愿意关心家人,把家人当作仇人一样来面对,这就是没有把佛法学活,没有把佛经念活。
佛法的理论不仅仅只是在经典上,经典是给我们一个指导原则,念完经之后,要善于运用。经典的理论很多,很深,凡夫不可能都做得到,那怎么办呢?印光大师告诉我们:“敦伦尽分。”会做的地方先做,把它做好;不会做的,通过念经,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认识,认识高了,做事就会变得更好一点。
印光大师这句“敦伦尽分”就是告诉我们:学佛法求往生的人,不舍弃世间法。并不是要舍弃世间法来追求佛法,而是要在世间法当中来追求解脱。世间事只是外在上去做,心里面不牵挂它,不执着它,随心所欲,随缘随分,力所能及地把世间事做好,内心则来安心念佛求生西方,这样就两不妨碍。
如果学佛的人都逃离这个世间,那世间人看学佛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,个个都跑掉了,都跑到庙里去,只顾庙不顾家了,好像庙就是家。当然庙也是我们的家,但是你还有一个世俗的家,家里还有很多人在指望你,你不能舍掉他们。外在不舍,内心放下,这就是佛法高明的地方。
该做的事,力所能及去做,实在做不到,那是我们的能力及因缘的问题。能力小一点,就少做一点,做得不好,也没关系,只要尽到心力就可以了。
- 上一篇:专修念佛的人还要学习佛法吗?学法和念佛的关系
- 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大安法师:学佛初学者可以修某某上师的法吗?
- 仁焕法师:学佛怎么才能学到位?
- 仁德上人:学佛首先要做什么?把握每一个起心动念
- 慧净法师:学佛是为了什么?怎么学佛法?
- 梦参法师:学佛难在哪?难在了生死
- 静波法师:菩萨行怎么修?要在世间完成四个缘
- 净宗法师:想学佛但媳妇信耶稣,两个信仰冲突吗?
- 智随法师:专修念佛的人还要学习佛法吗?学法和念佛的关系
- 仁禅法师:学佛的目标是什么?减轻,断除烦恼
- 仁焕法师:学佛和修行有什么不同?
- 智随法师:如何安心?学法是众生安心的根本
- 智随法师:出家人要有气质,僧格,感召力,威德
- 正如法师:学佛就是认识自己本心,修行就是返回自己本性
- 智随法师:出家人有几种类型?僧人的四种分类
- 本源法师:学佛是先度自己,还是边度自己边度众生?
- 能弘法师:怎样系统地修学佛法?
- 本源法师:世间一切皆是无常败坏之相
- 大安法师: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?
- 印光大师:学佛是要解脱烦恼,不生瞋恨心
- 莲池大师:修学佛道要有坚定不疑的心
- 星云大师: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;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
- 宣化上人:大悲咒句解
- 日常法师: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
- 正如法师:念《心经》比《大悲咒》更好吗?
- 印光大师:安士全书白话解
- 宣化上人: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- 慧律法师: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
- 星云大师:星云大师谈《心经》
- 文珠法师:妙法莲华经
- 净慧大师:净慧法师《楞严经》浅译
- 大寂尼师: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《地藏经》吗?
- 宣化上人:楞严咒
- 仁清法师: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,请法师开示
- 海涛法师:海涛法师开示的最简单的施食方法(只要一分钟)
- 海涛法师: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原文
- 圣严法师: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
- 惟觉法师: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
- 心律法师:吃亏是福
- 海涛法师:海涛法师慈悲生活咒语
- 宣化上人:楞严咒句偈疏解
- 心律法师:什么人与佛有缘?
- 宣化上人: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好处
- 宣化上人:楞严咒持诵需知
- 梦参法师:梦参老和尚:金刚经
- 星云大师: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(附普贤行愿品全文)
- 星云大师:千江映月
- 海涛法师: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
- 文珠法师:大方广佛华严经
- 成观法师:楞严咒大意
- 星云大师:手把青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;六根清净方为道,退步原来是向前。
- 永明延寿:宗镜录
- 虚云法师:多诵读《普门品》和《地藏经》
- 梦参法师: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
- 圣空法师:几个快速超度冤亲债主的方法
- 正如法师: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
- 未知:慧律法师讲解
- 净善法师:净善法师: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?
- 法界法师:金刚经讲解
- 未知:星云大师讲解
- 正如法师: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
- 仁焕法师:学佛怎么才能学到位?
- 达照法师:打坐时身体摇晃怎么办?
- 界文法师:如何对治五盖?对治五种障碍的方法
- 法藏法师:学院是否可安排助于学生学习的参访?
- 能弘法师:为什么要拜佛像与念佛?佛像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
- 觉真法师: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因果论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价值
- 大安法师:“念从心起,声从口出,音从耳入”有观想的成分吗?
- 达照法师:“一念未生之前”感觉到“我”还在,怎么突破?
- 达照法师:为什么观呼吸时感觉鼻子很痒?
- 大安法师:念佛号的同时怎么完成观想以及次第觉察口念和耳听?
- 能弘法师:即空即有是什么意思?和即心即佛一样吗?
- 如瑞法师:为什么发不起来真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?
- 仁焕法师:修道的概念是什么?层次有哪些?
- 达照法师:座上的念起不随,如何在座下做功夫?
- 本源法师:跳出三界就没有生死了?
- 能弘法师: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?如何做到即心即佛?
- 仁德上人:学佛首先要做什么?把握每一个起心动念
- 仁德上人:怎样才能解脱?跳出你自以为舒适的自由圈
- 梦参法师:如何消灭嫉妒瞋恚?
- 静波法师:要想觉悟从皈依三宝开始
- 达照法师:怎样能打开心地?平时怎么做功夫?
- 心道法师:可以不依佛法而成佛吗?
- 静波法师:佛是良医,法是妙药,僧是看护
- 正如法师:希望每一个人都智慧觉悟,具足“正知正见”
- 达照法师:地藏菩萨有违背所立誓愿吗?已在他方世界示现成佛?
- 心道法师:禅定一定要打坐吗?
- 明海法师: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伤害?借假修真
- 能弘法师:为什么佛陀讲法需要有人来请?
- 正如法师:工作是修功积德
- 达照法师:念佛时一直在想工作上的事情,该怎么办?
- 静波法师:皈依三宝有两个好处
- 心道法师: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无生心?
- 能弘法师:可以给没皈依佛门的人临终助念吗?能成功吗?
- 达照法师:打坐头顶发麻或者动一下怎么回事?
- 大安法师:早晚定课念佛三四个小时,这样是否不够精进?
- 本源法师:为什么说念佛法门是总持一切的妙法?
- 正如法师:怎么求人天福报?不求人天福报又是什么意思?
- 达照法师:经文中的念佛法门是指念阿弥陀佛,还是其他佛名号?
- 达照法师:地藏菩萨不让众生堕地狱,地狱还有苦难众生吗?
- 正如法师:做善事是福德还是功德?
- [见忍法师]人生无论顺境逆境都要找出生活的趣味
- [仁禅法师]智者大师临终时说的话是什么意思?
- [智随法师]学佛人怎么面对世间的事务呢?
- [净界法师]人会因为什么而改变?
- [宽运法师]念佛要有什么心?念佛人在心性上要好好下功夫
- [印光大师]只要具足真信切愿,持佛名号就能往生
- [大安法师]学佛初学者可以修某某上师的法吗?
- [绿茶]空腹可以喝绿茶吗?为什么喝绿茶会胃疼?
- [汉传人物问答]怎么理解“习气使然,浑然不知之法理”?
- [舍利子]南怀瑾去世以及舍利子情况
- [乌龙茶]武夷岩茶属于什么茶?有何功效与作用?
- [入门知识]证严法师简介
- [在家修行]家里供佛像朝向有讲究吗?
- [人物故事]婆罗门痛失爱女,请佛陀开示女儿死去的因缘
- [佛与人生]业障感召是什么?
- [佛与人生]戒邪淫后什么样的人恢复会比较慢?
- [佛与人生]戒色难不难?重点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