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与人相处?放下习气
我们学佛必须用平常心来学,不可贡高傲慢,嗔怒的习气也不要那么重;若有这种毛病,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。因为,我们会让自己孤立起来,这是多么不愉快的事。修学佛法若想立群处众,必须让人人欢喜,被人人所接受,如此才能度人。
人生不能离开日常生活,而日常生活不能离开与人相处,人与人相处,最令人欢喜的就是人人和睦,对人和睦才能过着欢喜的日子:反之,将会是满腹的怨气。而学佛,就是要先学习如何与人和睦相处。什么样的人能够与人和睦相处?就是具有宽阔的胸襟,充足的爱心和懂得善解,包容的人:而心胸窄小,我慢的人,往往无法与人和睦相处。
在佛陀的弟子中,有一位是净饭王妹妹的儿子,叫做息思,他出家后,还带着王宫里的习气,优越感和我慢心。在僧团中,原本大家都很尊敬这群王子,而其它的王子们遇到人也都很高兴地与人打招呼,唯有息思,每次别人与他打招呼,他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,因为他看不起别人。有人跟他说话,他总是动不动就面红耳赤,无法和颜悦色地对待人,他自以为高高在上,别人都算不了什么,所以一向都以这种态度对待别人。
佛陀好几次远远地看到他盛气凌人,不可一世的态度。有一天,佛陀就问一位年轻的比丘:“你们大家相处得是不是很和睦呢?”
年轻的比丘回答:“还好。”
佛陀再细心地问:“在僧团里面,有没有人比较特别,不能合群?”
那位比丘说:“有啊!息思比丘我慢心强,在僧团里面很不快乐,因为没有人敢去招惹他,他很孤单。”
佛陀说:“你去叫他来吧!”
息思比丘听到佛陀找他倒也不敢怠慢,很快地来到佛陀面前,也很恭敬地顶礼。佛陀慈祥地问他:“你在僧团里的生活快乐吗?”
息思无法回答,自己是否快乐呢?他自己也说不上来。
佛陀又说:“你是不是不快乐啊?”
他低下了头,佛陀就说:“你回头看看僧团的那群比丘?”
他向外看到一群群的比丘都那么和颜悦色,相处得很和睦融洽。他回过来,低头忏悔说:“佛陀!我知道错了,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自己的贡高,嗔怒之心所引起的,所以无法与人群相处,才会过着不快乐的日子。”
佛陀问:“为什么无法与人合群呢?你自己仔细再想想。”
他自己静静地想了以后,向佛陀说:“佛陀啊!对别人我总是抱着轻视和我慢之心,而且每次看到别人欢喜地在一起,我就会生闷气,怒气不由自主地从心中生起,因此无法体会那分对人和睦的快乐。总之,可能是我傲慢,嗔怒之心太重了吧!”
佛陀说:“既然你的身份在俗家和我有这份亲缘,那就更应以身作则,谦让和气,你身为王子还愿意出家实在很难得,应该好好把握时间用功;因为人身难得,世事无常,所以才会想来出家。既然出家了,更要时时抱着体念无常的心态;既然知道人生名利富贵都不是实在的,那还有什么好贡高傲慢的呢?你应该好好克服自我这种无明习气,要不然一失人身,万劫难再啊!”
佛陀语重心长地说了这番话后,他深深地从内心忏悔。于是在佛陀面前说:“我一定会改过,从此刻开始我要痛改前非,过去的都是错的,从现在起我要用心学习,用智慧和慈悲来面对人群。”
当时,在僧团中的修行人,有很多人难免都有偏差的心态,佛陀必须不厌其烦地一一开导;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也可能看到形形色色不一样的人生。一个常爱发脾气,看到人事物都无法起欢喜心的人多么可怜,即使再能干,但是若心量狭窄与人不和,别人虽然口服心却不服,惹得大家心中都有怨气,试想这样会和睦,快乐吗?这就是人格上的大缺点。
- 因果报应
-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大全
- 嫖娼有报应吗?真实的嫖娼报应
- 佛典故事
- 邪淫现世报: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
- 学佛与富贵
- 禅宗公案
- 我忏悔,我的报应来了-淫人妻者,妻淫人
-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
- 被烧死的蛇
- 佛学故事
-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
- 阿弥陀佛的故事
-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
- 念地藏经招鬼?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
-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
- 地藏经感应
- 金刚经感应事迹
- 民间故事
-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
- 大悲咒故事
- 一行禅师:《故道白云》
- 鸟为食亡,人为色死
- 孝的故事
-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
-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
- 金刚经故事
-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
- 念诵《心经》,心想事成
-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
- 淫色最容易触犯,不断淫欲心难清静
- 佛咒感应
- 善护口业,免遭大难
- 一个关于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因果报应的真实故事
- 智慧故事
- 心经故事
- 戒邪淫故事
- 这两个因果故事,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
- 两性关系
- 佛本生故事
- 耐人寻味的财富小故事
- 尊师重道的故事典故
- 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
- 是棉被暖人还是人暖棉被?
- 三则历史上尊敬老师的故事
- 商人王志仁救人积阴德躲过命难
- 淳于缇萦救父的故事
- 小和尚与食用油的故事
- 反观与是非
- 唱赞的南调北调唱法,心态,意识形态的改变
- 因果现世报:被拐卖的人贩子
-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时辰未到
- 做事不能一根筋
- 做生意缺斤少两,转世投胎为牛
- 佛法就是破我执,师徒之间的言行
- 文昌帝君,从周幽王的谏官变成雪山大仙
- 不怕吃亏 珍惜福报
- 民国四大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书法人生
- 24则古人孝顺父母的经典例子
- 东岳圣帝受戒的故事
- 杀蛇后被索命的悲惨报应
- 《法华经》中的“医子喻”
- 用清净乞食来滋养色身的舍利弗
- 野鸭子飞过去了
- 祀天遇佛,以杀生而求延生只会离长寿更远
- 宋朝僧俊法师念偈颂还阳的故事
- 六十寿诞,修福斋僧,送经答寿的长寿果报
- 魔王波旬与佛的对话出自什么经?魔王波旬的阴谋
- 调马四法,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法
- 每日念一万遍“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”圣号
- 十则禅宗小故事让你受益匪浅
- 学会尊师重道,践行德化教育
- 阎罗王捎信警示世人
- 师父气定神闲 侍者如梦初醒
- 文殊菩萨显灵事迹
- 两则杀害动物的因果报应
- 人面疮的因果故事
- “峰回路转”的求职经历!
- 目连救母是真的吗?目犍连救母的故事
- 佛陀托空钵,目犍连尊者度化黄蜂的故事
- [佛经故事]如何与人相处?放下习气
- [禅茶]斗茶是怎么斗的?斗茶的评比标准
- [心经]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六十四)
- [心经]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六十三)
- [哲理故事]耐人寻味的财富小故事
- [成观法师]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二
- [成观法师]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
- [成观法师]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一 第一篇 方便示导令悟本体
- [佛经注音]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注音版
- [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]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注音版
- [楞严咒]楞严咒注音版
- [佛化家庭]清明节的意义是什么?
- [净土旨归]道源法师助念送弟子后随即也往生
- [佛经故事]月光往生忉利天的因缘
- [佛与人生]人生苦难多,因病而深信佛法
- [人物故事]船子禅师用生命为夹山禅师坚定信心
- [佛学常识]让业力沉淀,为往生做准备的四大步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