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说盂兰盆经
《佛说盂兰盆经》梵名( Ullambana-su^tra)。全一卷。西晋竺法护译。又称盂兰经。属方等部经典。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。内容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,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,乃问法于佛,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,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,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。...[详情]
佛说盂兰盆经原文
佛说盂兰盆经原文全文
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
闻如是。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大目犍连始得六通,欲度父母,报乳哺之恩。即以道眼观视世间,见其亡母生饿鬼中,不见饮食,皮骨连立。目连悲哀,即以钵盛饭,往饷其母,母得钵饭,即以左手障钵,右手搏食,食未入口,化成火炭,遂不得食。目连大叫,悲号涕泣,驰还白佛,具陈如此。
佛言:「汝母罪根深结,非汝一人力所奈何。汝虽孝顺,声动天地,天神地祇,邪魔外道,道士四天王神,亦不能奈何。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。吾今当说救济之法,令一切难皆离忧苦。」
佛告目连:「十方众生,七月十五日,僧自恣时,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,具饭,百味五果,汲灌盆器,香油锭烛,床敷卧具,尽世甘美以著盆中,供养十方大德众僧。当此之日,一切圣众,或在山间禅定,或得四道果,或在树下经行,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,或十地菩萨大人,权现比丘,在大众中,皆同一心,受钵和罗饭,具清净戒,圣众之道,其德汪洋。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,现世父母,六亲眷属,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,衣食自然;若父母现在者,福乐百年;若七世父母生天,自在化生,入天华光。」
时佛敕十方众僧,皆先为施主家咒愿,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,然后受食。初受食时,先安在佛前,塔寺中佛前,众僧咒愿竟,便自受食。
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,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。
时目连母即于是日,得脱一劫饿鬼之苦。
目连复白佛言:「弟子所生母,得蒙三宝功德之力,众僧威神力故。若未来世,一切佛弟子,亦应奉盂兰盆,救度现在父母,乃至七世父母,可为尔否?」
佛言:「大善快问!我正欲说,汝今复问。善男子!若比丘比丘尼,国王太子,大臣宰相,三公百官,万民庶人,行慈孝者,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,过去七世父母,于七月十五日,佛欢喜日,僧自恣日,以百味饭食,安盂兰盆中,施十方自恣僧,愿使现在父母,寿命百年无病,无一切苦恼之患,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,生人天中,福乐无极。是佛弟子修孝顺者,应念念中,常忆父母,乃至七世父母。年年七月十五日,常以孝慈,忆所生父母,为作盂兰盆,施佛及僧,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。若一切佛弟子,应常奉持是法。」
时目连比丘,四辈弟子,欢喜奉行。
- 地藏经注音版
- 无量寿经注音
- 妙法莲华经全文
- 《心经》诵读,读诵的步骤
- 《金刚经》全文-金刚经原文,译文及释意
- 地藏经原文
- 楞严经白话文
-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
-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
- 《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全文
-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
- 普贤行愿品原文
- 药师经原文
- 金刚经注音版
- 妙法莲华经注音
-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
- 无量寿经原文
- 金刚经原文
- 无量寿经原文
- 楞严经注音
-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
- 圆觉经原文
- 楞严经全文
-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
- 《心经》全文-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
- 普门品仪轨,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
-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
-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
- 华严经原文
- 维摩诘经原文
- 无量寿经全文
- 地藏经解释-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
- 心经注音版
- 十善业道经原文
-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,心经有什么作用?
- 《心经》全文,心经译文解释
- 无量寿经白话文
-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
- 金刚经译文
-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(全文)
- 《心经》的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是什么意思?
- 虔诚念诵《普门品》,让性情凶悍的妻子成为贤妻良母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八十八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八十七)
- 《金刚经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?离相修行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八十六)
- 舍利弗为什么叫舍利子?心经的当机众为何是舍利弗?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八十五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八十四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八十三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八十二)
- 净土三经中只诵《阿弥陀经》可以吗?
- 只在诵《华严经》的时候口臭,还要继续诵吗?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八十一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八十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九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八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七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六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五)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四)
- 佛经的五不翻是谁提出的?指的是什么?
- 马鸣菩萨为什么要造《大乘起信论》?
- 《大势至念佛圆通章》出自哪部经?多少字?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三)
- 《心经》的般若本体概括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二)
- 佛说八佛名号经注音版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一)
- 《金刚经》是我们学佛的基础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七十)
- 楞严经和楞伽经哪部好?楞伽经与楞严经的区别
- 怎么理解“一切贤圣,以无为法而有差别”?
- 怎么理解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业,是为魔业”?
- 为什么要学习《地藏经》?学地藏经的目的
- 经书可以放在卧室吗?能在睡觉时翻看?
- 《佛说大灌顶经》与《金光明经》的护法作用有何区别?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六十九)
- 佛说八阳神咒经注音版
- 《心经》的大智慧(六十八)
- [佛说盂兰盆经]佛说盂兰盆经原文
- [智敏上师]如何求往生?功德回向到哪里?
- [净界法师]五戒有哪两个重点?为什么要忏悔?
- [净界法师]生命中的两种力量,心态的两个准备
- [净界法师]修无分别智要远离什么?生命的价值是什么?
- [大安法师]助念时立牌位对病人或亡者有利吗?
- [金刚经]第二十章 离色离相分
- [金刚经]第十九章 法界通化分
- [金刚经]第十八章 一体同观分
- [金刚经]第十七章 究竟无我分
- [金刚经]第十六章 能净业障分
- [金刚经]第十五章 持经功德分
- [金刚经]第十四章 离相寂灭分
- [金刚经]第十三章 如法受持分
- [绿茶]碧螺春为什么叫吓煞人香?康熙赐名碧螺春的故事
- [金刚经]第十二章 尊重正教分
- [金刚经]第十一章 无为福胜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