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去寺院做义工,但是家人不支持怎么办?
问题:
南无阿弥陀佛!顶礼师父!在义工团里做义工有时还是需要较长时间的,弟子很想去做,但因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而不能满愿,一次只能去一,两天。对此,有的师兄还认为弟子没发心而生烦恼。敬请师父开示,弟子应该如何对待?
明朗法师:
还是可以做解释的。有时候需要很长的时间,比如三个佛七。做不了二十一天,做两天也可以,去头两天,再去后两天也可以的,向义工领队的做一个解释。
其实我们在家里也需要努力的多付出。在家里如果太计较,家人觉得你一个劲的往外跑,在外面做事那么高兴,在家里做事就不耐烦,那家里人对你做义工肯定就会反感,不支持。
其实作为子女或者是家人他们都还是希望我们去做自己欢喜的事情,只是有时候当我们在家不愿意付出,而在外面很欢喜的付出时,家人就会这样认为,你都不喜欢这个家了,还回来干什么呢,就到外面去做义工去嘛。这是气话,说明了我们做义工和做家务是两种心情状态,是有波动的,不一样的,家人就会觉得好像他们欠了你什么似的。你不能用这种心,家里其实也是道场。
当然,在外面做义工可能大家气氛比较好,但我们也要不断的去创造和改变家里的氛围。还是常说的那句话,就是要把佛法落实到生活中去,不能打成两截,好像去庙里做义工才是修行,在家里做事就不是修行,这样在家做事就会有障碍。要做到在家心甘情愿的付出,在庙里做义工开开心心的付出,两者要平衡起来,不能只顾一面。
在生活中,我们待人接物,端茶倒水,要将佛法的法义在你的身口意中展现出来,才能够感染到你周围的人,让别人对你学佛有一个认同,这样不要说做义工啰,你出家他都愿意。为什么呢?你变了嘛,他在你身上可以看得到佛法的闪光点,有时候我们做得比较死板,刻板,让人家看不到。
有一个孩子,他妈是一个很强势,会挣钱的人,又抽烟,喝酒,又打麻将,这孩子也跟他妈一样抽烟,喝酒,打麻将都来。后来发现他妈学习《弟子规》,又接触了佛法以后,烟也不抽了,麻将也不打了,以前不照顾他外婆,现在也照顾老人了。
他觉得妈妈变了,觉得世界上能够改变我妈的这个东西一定是好的,于是他也跟着开始学。后来他烟也戒了,酒也戒了。这是什么原因?我们要从改变自身开始,遇到事情不要那么急燥不耐烦,动不动就发脾气,对一些小事情斤斤计较。这样你就会慢慢的发现,好像我妈跟以前不一样了,我爸现在也变了。所以要从改变自身开始,这很重要。
我们的行为就是身教,身教有时候比言教更为有力量。你心里不要觉得很憋,好像我如果只去做一,两天义工,义工队里的师兄会认为我是不是偷懒,不愿意发心。你既要向他们解释,又要照顾好家庭,各方面都要去兼顾到,这样大家在一起才能够和合。
学佛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,问题是我们有不同的心态。如果没有把佛法落实到生活中,形成一片的话,就会弄得心里很纠结,心也发不好,事情也做不来,在家里做事还抱怨:你看,本来我是可以做义工的,你们还让我在家里干活。难道在家里干活就不是做义工啊?要转一个念头:我在家里也先做做义工。在家里是长期义工,在庙里就几天短期义工,要用这种心态去做。
以前有一个高僧大德讲:诸佛菩萨都是给众生打工的,做义工是不拿工资的,而且是身身世世的长期义工。做义工是奉献,利他才有真正的快乐。你在家里为什么没有快乐呢?因为你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做义工。要这样想,我这一辈子到这个家庭来,就是给你们做义工的,用一句难听一点的话说,就是来还债的。
诸佛菩萨也是来给众生还债的。还什么债呢?他过去发了愿,发了菩提心的。地藏王菩萨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,众生还没有度尽,所以地藏王菩萨永远都在地狱里度众生,他开了一张大支票就是菩提心啊,那支票还没有用完就永远还债。
说好听一点是在做义工,奉献,说不好听呢就是还债,心甘情愿的去还。没关系,有什么关系呢?我们父子一场,母子一场,或者在世间的夫妻一场,都是宿世有缘的,过去有欠债的。比如说我们师徒一场,你们师兄弟一场,过去欠了哪些债,可能你还不知道呢。那怎么样?还呗,做义工,为别人付出呗,先成就他人,就是这个意思。
我们往往喜欢听好听的:你去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。你如果说还债呢,他就会说:还债啊?我还到什么时候去哦!就不愿听了。其实还债和做长期义工有什么区别嘛,意思就是付出,心甘情愿的付出。
什么叫菩提心?就是广为一切众生永久的,长期的,无私的,不图回报的付出,这就是菩提心。发菩提心,我们有时候觉得它是一件很有光环的事情,落实到我们当下的心来讲就是做义工,做一个没有终点,没有任何条件无私付出的义工就是菩萨。比如说,我们在家里煮了几十年的饭后觉得:哎呀不能再煮了。那是不对的,这还是一个心的问题。
如果我们把知见摆正了,换一个角度,可能又会有另外的一种境界了。
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:如是生净土
- 上一篇:教育孩子该不该用打的方式?
- 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最全的烧香图解,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?
-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
-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?
- 楞严咒简介,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?
-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
- 《华严经》简介,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?
- 地藏经简介,地藏经主要讲什么?
- 为什么要学佛?有什么用呢?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基础知识
- 心经简介,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
-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
- 心经入门
-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-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
- 图解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密宗手印大全
-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?烧香的含义是什么?
- 什么是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?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的精髓是什么?佛的定义呢?
-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唱赞时法器打法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和印度教的区别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名词
- 持咒是什么意思?如何持咒?
- 佛咒入门
- 皈依是什么意思?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?
-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?
-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
- 诵经有诀窍吗?诵经的十二条诀窍
- 什么是咒语?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最神奇的九个咒语
-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?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!
- 准提咒简介,准提咒功德及妙用
- 2020年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节日一览表
- 女众出家前须知,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
- 求佛有没有用?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?
- 往生咒简介,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?
- 楞严经简介,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?
- 金刚经入门
- 皈依证怎么办理?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?
- 清心咒简介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因果定律
- 涅槃是什么意思?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?
- 有一种迷信,是对佛的迷信
- 如何面对亲人离世的痛苦?
- 学佛要放下什么?是放弃财富过穷日子吗?
- 别把节俭当吝啬,珍惜而不吝惜
- 想去寺院做义工,但是家人不支持怎么办?
- “三十而立”立的到底是什么?
- 劝别人的话为什么不能多说?
- 拜佛的时候心里应该想什么?可以求心想事成吗?
- 如何看待刀子嘴豆腐心的人?
- 什么是因果?不信因果有什么危害?
- 什么叫五障?是哪五障?
- 美白而不苍白,白里透红是健康之美的最佳体现
- 在没有师父指导的情况下,可以一个人打坐吗?
- 如何理解过去心,现在心,未来心不可得?
- 教育孩子该不该用打的方式?
- 修随喜赞叹法门可以让我们快速地福慧双增
-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!
- 在家居士修行为什么要一门深入?
-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么办?
-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但要美丽而不艳丽
- 人为什么会遇到倒霉的事以及逆境?
- 在家佛堂上香应该上几柱香?
- 学佛修行的人如何更好地入门?
- 佛菩萨会流泪吗?
- 三皈是什么意思?为什么要皈依三宝?
- 不擅长和别人打交道,怎么办?
- 学佛人去寺庙做义工是否应该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?
- 怎么消除紧张?消除紧张的两个方法
- 如何排解焦虑和压力?
- 总看不惯别人桀骜不驯的样子怎么办?
- 点灯祈愿文表达了什么?《点灯祈愿文》的意思
- 穷人与富人的做事思维
- 当别人获得利益与福报时应有的正确态度
- 人为什么会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?
- 修行是快乐的,不要被着相困扰而不得自在
- 丈夫总要动手打妻子,怎么办?
- 学习佛法要重什么平衡?
- “下济三途苦”的三途是哪三途?
- 以戒律为保障,以定力为基础,以智慧为核心的理解
- 如何与僧人如法的相处?
- 什么是布施度?布施是成就入世与出世间功德的阶梯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基础知识
- 心经入门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名词
- 佛咒入门
- 金刚经入门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因果定律
- 地藏经入门
- 怎样读懂佛经
- 佛咒简介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基本教义
- 楞严经入门
- 妙法莲华经入门
- 十小咒入门
-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入门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修行及戒律
- 六字大明咒入门
- 药师咒入门
- 无量寿经入门
- 华严经入门
- 药师经入门
- 阿弥陀经入门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僧侣与居士及其源流
- 慧律法师入门
- 普贤行愿品入门
- 虚云法师入门
- 佛经简介
- 优德88手机下载精简版传播与发展
- 楞伽经入门
- 六祖坛经入门
- 圣严法师入门
- 白度母心咒入门
- 宗派简介
- 净慧法师入门
- 解深密经入门
- 佛经入门
-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入门
- 济群法师入门
- 法增法师入门
- 昌乐法师《人生是道场》
- [汉传人物问答]肉体与灵性的特质是什么?
- [其他汉传法师]觉光长老专访:出家皆因佛缘
- [舍利子]舍利是什么物质构成的?是结石吗?
- [佛与人生]如何面对亲人离世的痛苦?
- [在家修行]学佛要放下什么?是放弃财富过穷日子吗?
- [舍利子]只有出家人才有舍利吗?
- [大安法师]如何防治爱欲?
- [佛与人生]别把节俭当吝啬,珍惜而不吝惜
- [佛化家庭]想去寺院做义工,但是家人不支持怎么办?
- [佛与人生]“三十而立”立的到底是什么?
- [佛与人生]劝别人的话为什么不能多说?
- [达照法师]怎么区别意根,意识,意识心,第七识心?
- [佛理禅机]最核心判断是自我的贪爱
- [汉传人物问答]遇着大难生了治不好的病能自杀吗?
- [楞严经]楞严经 卷九
- [佛学常识]清明祭祖的仪式与意义
- [汉传人物问答]学佛人处对象或者做生意,要不要看生辰八字?